会员书架
首页 > 其它小说 > 时空过客4251txt下载网盘 > 第七十五章 假期回家(上)

第七十五章 假期回家(上)

目录
最新其它小说小说: 学霸从数学建模开始四岁奶娃:大佬狠狠宠晚清神捕蓄谋全世界都怕我们离婚[快穿]首富娘子:夫君要细养谢珩温酒美人成双师尊被当成炉鼎np一剑苍穹大骆第一赘婿我就是仙:开局掉下个小龙女竹马镶青梅野王诱捕器[电竞]洪荒五气玄微仙渺渺仙途穿成四个起点男主前女友我开阴阳茶馆那些年满级大佬掀棺后[快穿]赵绮晴傅西深欲宠成欢:娇妻“潜”入怀

“爸,妈,我回来了。”

甬鑫乡下,刘老三屋外,放了月假的刘翠儿再次回到了久别的家中,想想上次回家,还是秋收农忙的时候,后来一直没有机会回来。

这次假期比较长,学校还专门组织了回乡的队伍,所以刘翠儿就跟着大队伍走了过来,先是到了甬鑫,然后再和几位同乡一起结伴回家。

“王大哥,我爸妈现在可能不在家,要不你先进来坐一会吧,稍微歇一歇再走。”

“不用了,妹子,你是最后一个送到的学生,麻烦这里签个字,我好回去交差。天色已经不晚了,得抓紧赶在天黑之前回县里去,不然到了晚上了也麻烦。”

王姓青年是甬鑫县委的通信员,这次回乡的学生大多是十岁出头的年纪,如果让他们自己回家,难免会遇到什么问题,所以县里干脆派了一批通信员护送。

小王平时在各乡各村跑惯了,各条路线都很熟,所以很清楚回县里大概需要多久,来时为了照顾这几个学生,速度没办法太快,所以时间其实有些紧张了,夜路也不是走不得,但还是天黑之前安全些。

刘翠儿虽然年纪不大,但人很聪明,又上了近半年的学,知道通讯员的辛苦,所以也没有多挽留,用随身的铅笔签了字后,让对方先不要走,然后就进屋了。

乡下的屋子一般都没有锁,她推开屋子的大门,看到家里的装饰和之前记忆里没有太大的差别,只能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当然了,刘翠儿知道自家有个带锁的小屋子里存了些家什,粮食农具什么的都放在那里,不过那并不是她的目标。

堂屋的格局没有变,正中间的木桌和几条长凳就是这里唯一的家具,桌上放了一个陶罐,翠儿过去打开看了一下,正是自家老爹最爱喝的茶水,看颜色估计是今早刚泡的。

记住网址kanshu.vip

她印象里很深刻,父亲一直以来都爱喝茶,只是早些年家里条件不好,没钱买茶叶,也没钱烧开水,只能弄些茶叶碎泡水解解馋。

后来分了田,家里条件宽裕了不少,自己又去学校读书,虽然不常回家,但每个月都会省点伙食费,然后在供销社里买些茶叶寄回家里。

所以父亲才培养起了这个爱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烧锅开水,泡上一罐浓茶,可以喝上好几天。

今天运气正好,茶水还算新鲜,刘翠儿用旁边的陶碗接了满满一碗,给屋外的王通信员送了过去。

“王大哥,本来想请你来歇歇脚的,不过这么晚了,你又赶时间回去,我也不好意思留你。只是一路上这么辛苦,你大概也渴了,先喝碗茶再走吧,也不缺这点功夫。”

“哎呀,妹子你这太客气了。”

小王一路上走过来,确实渴了不少,这时候哪有什么随身水壶,像他平时在外面赶路,渴了都是找条河或者找口井解决。

听说现在工厂那边在尝试做竹筒水壶,但肯定还得先保障部队使用,后面可能会在供销社出售,到时候再看情况要不要买一个。

毕竟在政府工作,都知道喝生水的危害,平时在县里还有专门提供的开水,但是在外面赶路就指望不上了。

之前因为喝生水闹出毛病的通信员也不是没有,但是能怎么样呢,条件所限,都是这么苦着过来的,大家也都习惯了。

小王心里头想着水壶的事情,同时手上也没有耽误事,接下了刘翠儿递过来的陶碗,一口气喝了个干净,这茶水算不上多高档,可到底还是比河里的生水要好些。

送回陶碗,小王没有多说什么,打了个招呼,就往县城里赶去,刚才他就已经换上了一双新草鞋,加上又补足了水分,正是赶路的好时候。

刘翠儿挥手送别了一路护送他们回家的通信员,又和看见动静走过来的几个邻居打了声招呼,顺带问了一下自己父母的情况。

从邻居的口中,她知道了原来父亲一大早就带着家人出门赶集去了,估摸一下时间,大概也快到回来的时候,所以就安下心来,开始整理起了家务。

刘翠儿是工农兵学院附属小学的学生,在这个时代,师资匮乏,教育资源贫瘠一直是各地,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老大难问题。

虽然说这并不意味大家对教育是持漠视态度,相反的,在边界一带,无论是土家还是客家,对于教育问题都一直比较重视。

原来的隆江书院,就是凝岗、闸邻、林县三地的客家地主,为了办好本地教育一起集资修建的。

只是这种传统教育方式还是有着不少的问题,首先是内容太过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以四书五经为主,一直到近些年才逐渐加入了些新学内容,但也非常有限。

其次是土客隔离以及阶级矛盾,土家有土家的私塾,客家有客家的学院,两边互不往来,基本不会出现土家人去客家学校上学的情况,反之亦然。

同时,这些教育资源又往往是地主阶级的专享,顶多扩散到富农或中农,贫农家庭是基本没有指望的,而且规模也非常有限。

最后是教员匮乏,民国都建立十几年了,但教师规模还是不足以满足地方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农村地区,虽然民国开始一直有在发展师范教育,可哪怕是小学教员,在乡下还是不多。

再加上军阀混战,政府无能,经济落后,也不可能支撑起大规模的教育普及。

特别是去年事变之后,因为各地的新学教员往往又是革命的主力,所以在白色恐怖之下,湘省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无师可教的窘迫局面。

不过这些情况随着四军逐渐掌握根据地的战略主动,基层组织不断扩散强化,已经有了明显的缓解。

从今年年初起,由程刚提议并组织派出的十余支扫盲队伍,就随着土改工作一起在各地不断推进。

当然了,要说能有多顺利,那肯定是太理想化了,只能说相比于之前的局面能够有所改善罢了。

毕竟就连土改工作也是狗屁倒灶的事情一大堆,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地方百姓,往往都是空有热情而缺乏经验。

所以势必会根据利益角度,以及行事准则的不同,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矛盾,相比于几十年后较为成熟的那个模式,现在的土改不得不说是错漏百出,哪怕有了程刚拿出来的现成参考资料都没有大用。

教育也是一样,千百年来封建社会对于底层群众的思想禁锢,使得他们大多数人都下意识地失去了向上一步的希望。

“读书?那都是天上的文曲星转世,我们家娃娃没得这命哦。”——这种论调不说所有底层都是这样,但至少也占了大多数。

当然了,这主要是李书记他们头疼的问题,程刚当时也只能做到提供尽量充足的后勤供应,然后适当结合后世经验,给出一点建议。

总的来说,程刚在这些工作当中,虽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但还是充当了不小的角色,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这些物资,想要把教育办下来,基本就是天方夜谭。

只是以这个时期边界政府的人力和管理水平,要想把边界这么庞大的区域的基层工作,推进到如后世建国后五十年代的程度,只能说再多的物资都是杯水车薪,或者干脆可以说想办成就是天方夜谭。

所以不管是李书记,还是程刚,都没有对于基层工作做太大的指望,只是尽力做到最好。

教育方面,6岁以上10岁以下的儿童基本纳入了扫盲教育范围,这种程度连初小阶段的义务教育都算不上,只能说让大部分孩子们能识些常用字,会点简单的算术。

即使是这样的普及程度,也是靠了在土改过程中的强制性规定,以及相应的物资保障才能够推进起来的。

教师有部分是招募来的,其他大多数是组织成员兼职,再由边界政府提供一定的伙食补贴,好在人数不算多,所以负担不大。

当然,人数少也意味普及率不高,乡级以上的教育还好说,村一级就只能由老师在各村之间流转,或者让学生集中到一处去上学,条件的简陋程度,相比程刚了解的现代大山里的孩子还要落后不知道多少倍。

这样的教育,对于当前的管理者而言,在近几年内意义大概仅限于一次昂贵的社会学实验,如果不是李书记的坚定支持,以及程刚不计回报地物资援助,基本是实行不起来。

有异议的也不是没有,省下的这些钱如果投入到军队建设里去,大概还能扩充不少队伍。

但所有的援助都是程刚一手操办,又有李书记的全力支持,再加上教育本身的正义性,所以大家没有做过多反对。

当然了,普及教育也不是说完全吃力不讨好,这大半年来,通过大范围的简易扫盲和测试,各地就发现了不少苗子,大多是十来岁的年纪,学习天分相对较好的年轻人。

之后边界政府又废了一番功夫,使用各种手段,把这些学生从他们家里拉了出来,集中到一起进行教育,刘翠儿就是这样离开了家庭,进入学院附小学习。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离家之前,刘翠儿就跟着母亲做了几年的家务和农活,在学院里也经常参加劳动,所以现在干起活来也没有生疏的样子。

不一会儿,屋外传来了一阵熟悉的欢笑,刘翠儿赶紧跑到外面,就看到了远处村头的几个身影,是她的家人回来了。

www.。m.

目录
穿书女主在线搞事我刷满了假酒好感度海女奋斗在港片世界君为下唐朝好地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