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其它小说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498章 天子镜

第498章 天子镜

目录
最新其它小说小说: 天芳自完美世界开始横推三千世界创造游戏世界第一序列仙道长青从大佬到武林盟主元尊我能看见经验值花娇我的帝国剑破九天王国血脉诸天武道从武当开始东汉末年枭雄志超神道术史上最强赘婿奋斗在洪武末年儒道诸天满级导演

第三章送上!

长安。

东宫。

端午节一大早,李世民早早起来,宫人们给李世民穿衣的时候,特意为他穿上了带有五色丝线编成的彩带。这种五色丝线编织成的彩带,被称为长命缕、五色缕、续命缕。

李世民佩带的这彩带,就是长孙氏亲手编织而成。

长孙氏编织了好几条五色缕,除了给皇帝丈夫一条,还给太上皇一条,给哥哥魏国公长孙无忌送了条,另外还给赵国公李超也编了一条,由皇帝派人赏赐给灵州的李超。

李世民甚至还让长乐公主李丽质亲手用七彩丝带,编织了一条圆圆的手镯模样的彩带,随同皇后织的长命缕送去灵州。

崔氏已经怀胎八月,马上就要生产。如果崔氏生下的是儿子,那这个小子不但一出生就是临洮郡开国公,而且还会与长乐公主订婚,将来就是他的驸马。

让李丽质给她未来公公送点端午礼物,也是应当的。

虽然最终,李超叫停了对突厥的反击战,这让李世民有些遗憾。但现在,李世民却反而更对李超信任有加。之前开战,确实还是有些条件不成熟。李超能够在那个时候停下来,充分说明了他并不只有功名之心,而是真正为朝廷为大唐考虑的。

有几个大臣,能够在拿到了统领整个大唐北方,几十万军队的指挥决策权后,还能够没冲动的。

近日朝中有大臣开始弹劾李超,说李超把军国大事当成儿戏,之前一力要打,结果朝廷大动干戈,调兵遣将,都已经准备妥当,箭在弦上了,李超却又说不打了。这不是把军国大事当成儿戏是什么?

还有人弹劾李超在朔方,不奏报朝廷,就直接招降纳叛了五万降卒,使得朔方镇的兵额从五万暴增到了十万。

李超想干什么?私自招降纳叛,增兵至十万,他真的只是为了对付突厥人?他有没有其它心思?

也有人弹劾李超在朔方镇私设兵制,不用朝廷的总管营将等,而用兵马使、指挥使等职名,不用军、团、旅、队,而用什么厢、军、营、都、队、伙,兵制职名,那是朝廷才能变动的,李超一镇节帅,凭什么这样改动?

更有人认为,既然李超不打突厥了,而朔方又收回了,那朝廷没有丝毫必要再保留朔方镇这个区划,朔方八州应当归入关内道,要么就干脆再设一个朔方道。而不是保留这个朔方镇,朔方镇的职权太重了,这跟原来的行台有什么区别?李超一人把朔方八州的军政财赋人事等统统都管了,这不正常。

既然朔方平定了,那李超这个主帅就应当回朝,缴还兵符印信。

弹劾李超的奏章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些,只是胡乱攻击。有一些,则也确实说到了一些问题。

比如说,朔方镇还有无保留的必要?李超在朔方镇招降纳叛,扩军那么多是否有必要?还有李超为何要用一套新的兵制和武职名?

不过这些疑问,李世民在仔细的考虑了朔方的局势,还有唐突的势态之后,还是抛到了一边。

对于弹劾李超的那些奏章也全都留中不发了。

一个月收复朔方的是李超。

而直接用谈判,就把河曲地全都收复,没有引起大唐和突厥现在就开战的也是李超。

现在唐收复了朔方收复了河曲,灭了梁师都这个心腹之患的同时,却还没跟突厥闹翻,也算是奇迹了,这些都是李超的功劳。

换一个人去朔方,或者说现在就撤消朔方镇,这还有些为时太早。当初设立朔方镇,授李超朔方节度使,当然不是为了弄出一个不受朝廷管束的地方来。

那只是为了李超在收复朔方之时,能够事权更加统一,避免千里之外,还事事奏报朝廷,等候处置,免得贻误了战机。

现在虽然说朔方已经收复了,但他还是觉得那边依然需要李超继续稳固。

也许应当再过几年吧,再过几年那边彻底稳固了,就调李超回来。或者,几年后,大唐准备妥当了,依然还是要由李超这个用兵鬼才,来挂帅北伐。

“陛下,今天曲池有龙舟竞赛,陛下说好要去观看的,什么时候起驾?”内侍进来询问。

李世民张开手臂转了几下身体,看着佩带在身上的彩带飘动。

“去问下太上皇,看他何时动身。今天是端午佳节,说好了请太上皇一起去观看龙舟比赛的。”

“是,陛下。”

内侍低头弯腰准备退下,李世民又叫住了他。

“派人去长平长公主府上,请她来陪太上皇。哦,还有,派车辇去赵国公府上,把荣国夫人崔氏也请上。”

“陛下,荣国夫人一早还差人送了两件裹肚入宫呢。”

送裹肚,也是唐人的一个端午习俗。裹肚其实就是肚兜,也叫护肚。唐人的裹肚是用红布剪成椭圆形,上面绣花,大小刚好能摭住孩子的腹部。裹肚上有带子,可以系在孩子的脖子上,左右用带子捆经腰间。

端午节到了,天气渐热,孩子晚上睡觉戴裹肚既清凉又不会受凉。

崔氏的裹肚是送给长乐公主的,这是明显把公主当成未来儿媳的。

“哈哈哈!看来崔氏怀的是儿子了,好,等她生了儿子,朕就把长乐公主许给他。”

“长乐公主刚好比临洮郡公大三岁,赵国公也说过,女大三,抱金砖呢,这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啊。再有一个月,临洮郡公也就要出生了,不知道赵国公能否有空回京呢。”

李世民笑着道,“现在不打突厥了,跟突厥关系又恢复了,朔方应当也没有什么要事。让文远到时赶回来一趟,应当是没什么问题的。”

说话间,外面有宦官进来禀报。

“启禀陛下,朔方节度使李超进贡天子镜到!”

五月五,向天子进贡铜镜,这算是自隋时开始的一个习俗。一开始,是隋朝的制镜工匠在扬州的长江江心的船上铸造铜镜,然后专门献给杨广的,称天子镜。

后来,这习俗也传了下来,每年工匠向皇帝贡镜。再到如今,已经演变成地方封疆大吏每年也会请工匠制铜镜,然后进贡给天子。

“李超什么时候也搞这一套了?在朔州,还不忘给朕送面铜镜啊?”

“把镜子拿来,朕倒要看看李超送来的镜子是什么样的。”

一群内侍小心翼翼的抬着一个大箱子进来。

李世民打量着这个箱子。

“嗯,箱子挺大,看来这面铜镜也很大,起码是等身高的大铜镜,李超有心了。打开,让朕看看。”

一面等身高的铜镜虽然很大,也比较贵重,毕竟铜本身就是钱。但对于皇帝来说,倒不是什么了不得的。

大木箱拆开,里面填着许多谷糠。

扒开,里面居然还填着很多丝絮。

再扒开丝絮,时面还有木箱。

打开一个,还有一个。再打开一个,又有一个。一连打开了九个木箱后,最后里面有一个小匣子。

打开。

突然,一道明光晃过。

李世民吓了一跳,那光太明亮,一群内侍也吓着了,纷纷拦到了李世民的身前,替皇帝挡着。

好一会,没动静。

李世民有些尴尬的擦了下额头,这太尴尬了。

不过,也引起了他的好奇心,这里面的难道是镜子,可为什么却如此明亮的光。

“让开!”

内侍们也一头冷汗的让开。

靠近,这时才发现,那层层保护着的是一面镜子。

一面不大的镜子,也就脸盘大小。

但是,这镜子也太亮了一些吧。

“拿出来!小心一点。”李世民越发的惊讶好奇。

一面明亮的镜子现身。

镜子呈方形,边上有非金百玉的材料做边框,后面还有一个可打开的支架。

一个内侍小心翼翼的拿起,却发现极轻极薄。

如果是一面这样大铜镜,那是会很沉重的。可现在,却十分轻松。

李世民凑到镜前,镜子立即出现了一个李世民。

分毫毕现!

太清楚了!

清晰的连李世民脸上的毛孔都看的一清二楚,简直如同另一个自己活生生的站在自己的面前。

直吸冷气。

李世民都忍不住伸手去摸。

手指触及镜子,镜中人也伸手,手指简直就是碰触在了一起。根本毫无阻隔,铜镜根本不可能这样。

“这是镜子?”

王内侍也在一边惊叹连连,“陛下,这莫不就是传说中的琉璃宝镜?”

李世民也是震惊之中,“朕见过一些琉璃,可从未见过如此清晰的琉璃宝镜。”

足足比人脸还大的镜子,还是琉璃镜子,如此的清晰明亮,不敢想象啊。还这么的薄,这秀的清晰,镜子边框非金非玉,却如水晶一样的透明清澈,但摸上去手感又完全不同,甚至感觉还有点软。

“这样的一块琉璃宝镜,估计得是无价之宝啊。不知道赵国公,从何处得来,难道是从西域胡商手中得来的?”

李世民傻傻的照着镜子,不时的伸手摸摸镜中人,一会又伸手摸自己的脸。

“快,去请皇后来,让皇后也一起见识下这琉璃宝镜!”

李世民今年收到的铜镜成百上千,小的巴掌大,大的比这块还大,跟扇门一样。许多铜镜打磨的都非常锃亮,可再清晰的铜镜,都比不上这面镜子的万分之一。

不管那些镜子多大,镶嵌了多少珠宝,都不如这面镜子的稀奇宝贝。

“琉璃宝镜,世间竟然还有如此的琉璃宝镜,真是了不得。”李世民啧啧称奇。

“陛下,这宝镜后面还有题诗,好像是赵国公的笔迹!”

王内侍突然站在一边指着镜子背后道。

“哦,李超还在镜后题了诗?朕倒想看看,他题的是什么!”

李世民兴致勃勃,这面镜子实在是太震撼人心了,他想不到,世上居然还有如此的宝镜。不过,他现在倒是对李超镜后的题诗更有兴趣。(未完待续。)

目录
我的人生模拟器给前任他叔冲喜大佬她总爱睡觉我在当铺鉴宝的那些年清穿之娇养皇妃我从禁地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