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调任
就在崇祯十年四月殿试即将举行之际,孙传庭的奏本以六百里加急的形式送达京城:青海蒙古土默特部举族归附,凡男女老幼共计三万两千余户、十四万九千余口,其中青壮三万七千余人,另有马牛羊等牲畜过百万头;孙传庭已将土默特部八个台吉及其所属人口牲畜分别安置在临洮、巩昌、平凉三府之地,现土默特部顾实汗正在官军护卫下赶赴京城觐见天颜。
另外孙传庭在奏本中,将崇祯九年在平凉府屯田安民之事做了详尽说明,并且提到了期间表现突出的部分官吏姓名,直言此次屯田之所以成功,这些官吏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希望朝廷能不吝升赏之举,以慰其心、鼓其劲,使得此等官场新风能得以在大明各地扩散开来。
龙颜大悦的朱由检立即召见内阁及六部九卿等重臣,商议土默特部归附以及有关官吏的升赏问题。
“孙卿出仕仅只短短两年有余,其功绩却足可彪炳史册!其在陕西期间,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均可为人臣典范!此次土默特部举族来附之事,正是在其精心谋划之下方才建此大功,堪比开疆拓土!朝廷当以重赏酬其功!”
众臣都看得出来,皇帝脸上的笑意是发自内心的,土默特部来降意味着大明的西部边疆彻底安定下来。
“孙白谷能取得如此功绩,全凭圣上有识人之明,正是圣上将其捡拔与微末,方使其有施展才能之机,而不至明珠蒙尘!臣对于圣上慧眼识人之能深表钦服!”
既然皇帝想要重赏孙传庭,温体仁干脆不提具体如何赏赐一节,因为他知道皇帝心中肯定是有了决断,还不如说点好听的让皇帝高兴高兴呢。
“孙代州于如何安插土默特人一事上做的巧妙,其十余万人口分作三处,后续再择其青壮组建骑兵,远出塞外征伐不臣,如此消耗驯服之下,不出数代,其性必与我汉人无异!大赞!”
兵部尚书杨嗣昌对于孙传庭分化蒙古人的举措极为赞赏。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只有不断的消耗汉化,这些蒙古人才能让人放心。
“既然其首领欲来京师,臣建议圣上以王位赏之,之后将其羁縻于京城之中,醇酒美妇一力供给,那留在西北的蒙古人便如无首之雁群,久之则各分西东亦!”
吏部尚书周云奏道。
在大明人的眼中,塞外的蒙古人就是一些和要饭的差不多的穷鬼,就算你是什么大汗,平日享用的连大明的土豪都不如。只要这个顾实汗来到京城,在豪宅美妇的腐化下,这种土包子哪还愿意回到西北吃沙子。分散于三地之外、没了首领的蒙古人根本就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周卿之言甚是,顾实汗就依前例,封其为顺义王,将原诚意伯府赏赐与他,具体册封之事由礼部遵循相关礼仪安排即可!”
孙传庭于土默特部一事上做的已经相当妥当,朝臣们除了羡慕嫉妒之外,并无更好的建议提出,眼见皇帝如此高兴,众人都知道,大明政坛一颗新星已经冉冉升起,将来其挟大功返京之日,便是内阁某些人让位之时。
朱由检在奏本中看到孙传庭对谢延年和方文二人的一力举荐时,脑子里忽然有了新的想法:平凉府和西安府的屯田已经进入了正轨,旱灾最重的陕北流民绝大部分已经被迁移到这两地,并且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只要按照孙传庭制订的策略施行下去,陕西全境大治已是初见端倪。以后不论谁在陕西府县任职,在御史和锦衣卫的严格监督下,都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既然这样,何不趁此机会实施自己早有预想的腾笼换鸟的计划?
“温卿,山西先行将匠人移往台湾一事进行的如何了?”
“回圣上,自内阁行文山西后,据山西巡抚蔡某上报,第一批一千余名各色匠人连同家小共四千余口,已在山西赶来京师的途中,抵达京师所辖之后具体由顺天府负责安排!”
温体仁奏道。
“遵照圣上谕旨,臣与户部相关于沿途设立粮食供应处若干,每处皆遣职官衙役负责维持秩序、煮粥放赈,据臣所知,山西第一批匠户人等已至京畿附近,按行程计算,十日后便可抵达天津卫;郑氏此次共调集五百料大船二十余艘,可载八千余人,此次匠户总共四千余人,尚有半数船只空闲!”
顺天府尹李怀普施礼奏道。
“山东两千官军在参将吴某率领下来京,据报昨日已至黄骅;臣已安排军器监备好火器、炮手赶往天津卫码头,吴某所部当于后日抵达天津卫,之后先行将火器兵刃装运上船,待山西匠户赶至后,官军将会与其同时上船前往台湾!”
杨嗣昌出列奏道。
黄得功接兵部紧急行文后,决定由吴群率领两千人赴台湾岛护卫移民、抗击西夷。
黄得功一再叮嘱吴群,兵部在行文中特别提到岛上的西夷以火器为主,其炮火甚是犀利,战法与流贼大不相同;若与其遭遇时,一定要灵活应对,不可存轻视之心,定要寻机将其击败,万不可堕了大明的威风。
黄得功之所以挑选吴群领军前往,正是看中了吴群有勇有谋,不是那种死打硬拼的鲁莽之人。
在单县屯田时日已经不短,黄得功已是渐感不耐,战场上那种千军万马对面厮杀的场景才是他最渴望的。
他已经知道圣上准备在明年对辽东用兵,他已经向兵部上报,请求准予他扩军,以便明年能参与到辽东之战。
“本兵到时可亲往天津卫,为官军远赴台湾以壮声色!”
“臣接旨!另就是山东援剿总兵黄某前番上本兵部请求扩军,臣思虑明年之事后亦觉可行,具体如何还请圣上裁决!”
既然明年要大规模用兵,那官军自然是越多越好,尤其是在辽东将门不可信的情况下,多一份力量就多一分安心。
“准其扩军至五千员数!兵部要嘱其严加操训,以备不测!军器监要加大火器产量,以后官军装备要以火器为主,此乃天下大势所趋,卿可谨记!”
杨嗣昌领旨归列。
“传朕旨意,孙传庭立有殊功,特晋东阁大学士衔;平凉知府谢某于任上兢兢业业、勤勉职守,擢其为从四品,调任杭州府知府!平凉府同知方某勇于任事、才具突出,擢其为苏州知府!原杭州府自知府一下、从六品以上官员与平凉府同等官员对调!原苏州府知府擢为礼部右侍郎!”
既然要换,那就换个彻底。
谢延年在西北吃了多年的沙子,既然政绩出色,也该去江南换换口味了。
将杭州府主要官员与平凉府对调,就是为了防止谢延年去了之后会被下面的人架空,这次他是带着原班人马调任,只要手段狠一些,加上浙江巡抚常自裕的支持,掌控杭州不成问题。
谢延年也是为官多年,对于官场上软硬兼施的手段自是精熟无比,调他前去杭州就是为了减少税改的阻力。
方文出任苏州会遇到一些困难,但他还年轻,先历练一番,视情况的变化再想法给其安插合适的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