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噱头而已(上)
陈戒每天那么多课要上,晚上还有集训班,看得要是小说也就罢了,能在一个多星期啃下3本专业性很强的书籍,这个速度已经很逆天了。
就这还是陈戒利用所有能够利用的闲散时间完成的,他的时间海绵已经被他挤得一滴水都没有了。他是光看到了冯诗楠拼,要是回味一下自己这些天的生活,他肯定会发现其实自己也很拼!陈戒唯一的消遣可能就是和高格立聊闲片儿了。
得知进度,陈国刚也觉得速度不慢,不过他在乎的不是速度,就算看得再快,如果只是走马观花,意义也不大。于是提醒道:“速度不是最重要的,看了要理解得了才行。”
陈戒之所以对阅读进度如此着急,是因为他压根儿没指望能在第一遍就完全看懂,他的目的是让大脑先对这些概念有个印象。
套句人体解剖学的话,他是为了让大脑首先建立起这些概念的神经元。至于如何让神经元彼此发生联系,产生化学反应,那是第二遍的事情。
人体解剖学陈戒不懂,但他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第一遍不过是个预习。
面对父亲的善意提醒,陈戒应承了一句,接着便问:“爸,那您今天打算讲些什么?”
陈国刚虽然看上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天天坐在家里炒股,但是市面上的时髦用语他也略知一二,于是回道:“今天咱们来一个简单的头脑风暴,讨论一句话,看看你能不能从这句话里悟出一点东西。”
陈戒一听来了兴趣,便问:“哪句话?”
“我想听听你是怎么理解‘多头不死,空头不灭’这句话的。”
“嗯……”陈戒沉思着。
这句话他看过,但还上升不到理解的程度。还是那句话,他的大脑尚处于建立神经元的阶段,还未到发生关联的程度。
关联想要发生,需要事件推动,陈国刚的问题起的就是这个作用。
当然,陈戒可以畏难,可以不回答,但他今天心情不错,情绪稳定,他愿意静下来思考。
大概想了半分钟,陈戒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从好多角度理解,规则角度,趋势角度,能量角度都能理解,理解角度太多,他反而不知从何说起了。
陈国刚见他又些犹豫,笑着说道:“就是个闲聊,想到什么都能说。”
陈戒理了下思路,说道:
“多头不死,空头不灭。如果把这八个字当成并列关系,可以理解成市场上多头和空头是两种永远存在的力量,永不消失。”
“多空两种力量的存在产生了博弈,所以从交易规则角度上说,开盘前的集合竞价利用的就是多头和空头的博弈结果,如果只有一方报价没人接盘,形成不了开盘价。”
话虽有理,却也是句废话。
陈国刚不指望现在的陈戒能够说出自己心里想要的答案,但也不能这么肤浅吧?为了防止陈戒再往偏想,他给陈戒加了个限制条件,又问:“那要把这八个字当因果关系理解呢?”
因果关系?那这句话就成了因为多头不死,所以空头不灭。
现在的陈戒实战经验是零,很难对这句话有深刻体会,但他也有自己分析的切入点,这话从语义上分析明明就在讨论空头衰亡的原因,可为什么要把这个原因归结于多头不死呢?
陈戒的思考方式纯粹投机取巧,他想通过这八个字的语义分析去蒙那个答案,只要想出一个理由把空头不灭的锅甩给多头不死,那答案也就自然出来了。
陈国刚并不在乎陈戒是否真的理解,他的提问就像是开阔地上的一湾糖水,只要时间足够,蚂蚁自会聚集。
只不过此时的开阔地变成了股海地图。
陈国刚现在正是要在无序的股海地图里给陈戒打一个锚点,让后者从这个点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脉络,并最终形成一整套股票全景观。
陈国刚的股票全景早已了然于胸,他当然知道这张地图的要害所在,因此这个点点得恰到好处,眼光也极为老辣。
没一会儿,陈戒的理由就编了出来,只见他侃侃而谈道:
“这句话讨论的应该是下跌趋势中何时见底的问题。”
“只有空头彻底消亡,行情才能反转向上,但下跌不是一步到位的,这个过程多方会发动若干次反攻试探空方力量,但每次都会遭到空方打压,然后形成新一轮下跌。直到多方绝望彻底放弃抵抗,空方打压才会结束,变盘的时机才可能来临。”
陈国刚听完哼笑一声,心说这种车轱辘话忽悠门外汉行,忽悠你老子还是嫩点,便说:
“你以为我听不出来吗?你这充其量就是小学语文的水平,说了半天,你不过就是把那八个字扩写了出来,这叫扩句,不叫解释。”陈国刚有些遗憾地摇了摇头,“算了,不难为你了,知道爸今天为什么要挑这样一个问题问你吗?”
陈戒摇了摇头。
“爸其实想让你把看问题的角度再拔高一点。举个例子,一个化学天才,他既有可能成为材料科学家也有可能成为制毒分子,你觉得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思想观念吧。”
“对。”陈国刚点了点头,又说:
“我们暂且不论他思想观念的形成环境。但是让这个人走向不同道路的一定是他的思想观念。”
“思想观念、人生观、价值观可以统称为世界观,而爸今天想跟你讨论的其实是个哲学问题。”
“哲学有两只脚,一只脚叫世界观,一只脚叫方法*论。”
“爸给你挑的书都是方法*论的层面,但是,方法*论如果没有正确世界观驾驭的话,那个人化学技术再好,也就是个制毒分子。而你学的东西再多,也很难悟到爸之前跟你说的那个东西。”
陈国刚说着话,把桌上的《新唐书》放到一旁。他把陈戒叫到身边,把屏幕切换到上证指数的走势图说道:“前面你有句话说对了,那八个字确实是在讨论下跌趋势何时见底的问题。”
陈国刚放大了其中一处历史走势的顶部区间,指着一根放了巨量的k线继续道:“这个位置是顶部区间,为什么这根k线的成交量比前些天都大但指数却不涨反跌并很快见顶了呢?”
陈戒有复盘训练的功底,所以这个问题他可以解释,他说:“因为抛压突然变大了,其实多头的资金量并没有增加多少,当天多出来的成交量主要是空头卖出的,这就是所谓的天量见天价。”
这个回答陈国刚还算满意,然后他又把光标对准到这轮下跌行情的末端,此时的成交量相对于顶部区间已经极度萎缩,但是突然某天成交量放得很大,虽然和顶部成交量不是一个数量级,但当天的指数却是大涨。
陈国刚指着这根k线,又问:“这根k线又怎么解释?”
“行情末端,持筹者已经深度被套,不愿卖出,持币者对行情抱有浓重的观望情绪,不愿买入。这种情况成交量就会极度萎缩,往往容易出现变盘信号,此时一旦有个重大利好,多头就极容易用很少的资金量把指数打上去,因为这个位置已经没人愿意做空了,上方的抛压很小。”
听到这里,陈国刚拿起水杯悠悠地问了一句:“这回明白了么?”
“啊?明白什么?”
“这就是个物极必反的道理呀!”陈国刚见他似懂非懂,放下了杯子,继续引导道,“你知道物极必反这个道理的出处是哪里么?”
物极必反陈戒常听,可要论起出处,他还真不清楚,所以继续摇头。
陈国苦笑一声说:
“看来《易经》你没认真看,《易经》里有两个卦象,一个叫泰卦,一个叫否卦,有个词叫否极泰来说的就是不好到了极点后事物就要向好的方向转变了。”
“物极必反是一种哲学思维,是东方哲学的典型思维方式,它的思想根源就是《易经》,而这种观念就是一种世界观,和西方追求极致的思维方式恰恰相反。”
和同龄人相比,虽然陈戒对传统观念的理解要深刻得多,但和陈国刚相比,火候还是差些。
陈戒不甚赞成陈国刚的观点,便说:“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往往都有追求极致的企业精神,可听您的说法,怎么像在否定这种精神?”
陈国刚摇头道:
“你的理解太肤浅,追求极致只是个噱头,西方企业真正的竞争力往往是靠垄断、知识产权保护还有剥削上游企业利润得到的。”
“你细想,真正追求极致的企业最后都死了。”
“好比爸以前用的bp机,到现在装上电池都能显示,但这家公司却已倒闭收场,除了bp机属于淘汰产品外,质量太好也是个问题。你想,买了以后一辈子用不坏,也就不用买新的,可市场就这么大,那越卖市场不就越小了么?”
这话让陈戒想起了高格立和他讨论过的网页浏览器之争。
多年以前,网页浏览器有两家巨头,一家网景,一家ie。
网景之所以最后输给了ie,就是因为网景太追求完美,总想把自己的浏览器做成艺术品,结果没完没了地重构代码,根本没把心思用在推广上,最后白白把赢来的阵地拱手让给了ie。
而ie的市占率也确实是靠windows操作系统垄断出来的,如此看来,陈国刚的说法倒是有些道理。
陈戒困惑了,问道:“那成功企业的企业精神到底是什么?”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