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言(必看)
问:为什么主角要走融资上市?
答:
其一、主角名下不会只有一家公司,只是前期创业阶段走融资上市路线;
其二、起点的写融资上市的商业科技文比较少,而昭灵又写了好几本科技文,换个思路来写点不同的内容,也不至于千篇一律让读者审美疲劳,其实按模板写其实相对容易,大纲都不用换的,主角换个名字而已,那还不如直接去看老书得了。
————
问:为什么主角非要融资,而不是去做游戏快速变现?
答:
其一、这就是走融资入线的剧情。
其二、故事设定发生在2003年开局,去搞游戏搞来搞去就是传奇、弄菜偷菜、4399小游戏等剧情,这个年代你想在游戏产业搞钱,就绕不开这些经典游戏,顶多加个暴雪娱乐旗下刚刚出来的魔兽世界。
而这种剧情已经被写烂了,昭灵依稀记得在写蓝色空间的时候,就有人怒喷毫无新意,剧情完全能猜测走向,还没写就知道你下一章是什么剧情了,接下来是不是就是农场偷菜之类的?这里可以回答那位读者,并没有。
主角对标的是谷歌、spacex这类高大上的科技公司。但主角肯定要进入游戏领域了,做也是奔着《赛博朋克2077》这种大制作去,但这个年代硬件基础不达标,所以不是时候,主角做的游戏应该更加高大上,像电影《头号玩家》那种有着高科技含量的虚拟游戏,而不是一刀+9999这种……
————
有少部分读者只要看到主角要分股权就是“毒点”,昭灵想了半天觉得这少部分读者代入太深,但同时对财富观过于执着于“拥有权”上,这里不是贬低谁谁谁的价值观,昭灵也没这个资格,自己就是个买不起房的普通人,也不是什么精神富人,只是就事论事,客观的描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昭灵可以举现实例子结合主角的设定进行解构。
到了主角这个层面,包括现实中的那些富人,必须承认他们对财富观甚至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钱到了上亿的数量,他们就不再看重“拥有权”,而是看重对财富的“配置权”。
举个例子,你有一笔钱,名义上是你的,但是配置权是我的,说直白点,钱是你的,但怎么花我来决定。
典型如商业银行,储户的钱存银行是储户的,但银行家们却拿着储户的钱去做各种投资,生出更多的钱,然后从生出来的钱那一点点来给你支付利息。
财富值到了一定程度不过是数字一正一负的变动而已,净资产也好负债也罢,关键是配置权,就好比两种场景,第一种假设你拥有1万亿,但里面只有1亿是你说了算,剩下的钱怎么花你说了不算。第二种是在这1万亿里面只有1亿是你个人的,其它是别人的,但整个1万亿怎么用却都是你说了算,而且时间永久。
那会怎么选?我想但凡有点商业头脑的人都会选择第二种。
主角其实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因为他对公司有绝对控制权,除非公司破产,而如果公司破产,就算100%拥有也毫无意义了,时间永久就是控制权的问题,你只要控制权在握就是相当于永久。
所以,还固守于“拥有权”观念也许要转变一下,这也是为什么现实中那些超级富豪们根本不在意他拥有公司多少股权,甚至自己一股都不占而大搞离岸家族信托基金,他个人没有资产,全扔进信托基金,但他控制信托基金,他们只在乎两点:控制权、企业或基金的健康指数。
现实中那些丧失公司控制权的创始人,基本会套现离场,如果不信大家可以去看看众多的企业并购案例。
这里唠叨是最后一次解释了,也是对觉得主角出让股权“很毒”的一些书友再做一个挽留吧,如果还是解不了“毒”,那昭灵也没有办法了,因为前面的一些单章都是昭灵在尝试解“毒”,到这里还解不了那就真的解不掉。
一方面昭灵知道不可能让所有读者满意,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服务于能接受这本书剧情的读者,每个人的“毒点”都千奇百怪,昭灵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尝试让处于纠结中的读者能接受。
因为设定从开篇就已经把融资主体确定了,不可能改,一改面目全非。
在设定上,主角的第一家公司蓝星科技就是走的正儿八经的融资上市路线,而且公司从无到有的崛起过程也通过一次次融资较为细腻的呈现了出来,而不是突然就莫名其妙的变成巨头了,而是崛起的“真实”。
主角每次发起融资,出让的股权比例和索取的回报昭灵个人认为应该是合适且达到了“主角”与“vc”相互平衡的。
平衡真的很重要,但又很难做到。
如果融资到这个程度主角个人持股还高达百分之六七十,那vc的智商是不是就集体不在线了?
那些vc都是华尔街、是世界一等一的顶级投行机构,旗下智囊团、分析师等阵容一个比一个豪华,怎么会做出这么弱智的决定?
所以融资看起来是个小剧情,一两章就完事了,但融资的合理与否,能不能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点,也直接导致整部小说的配角智商在不在线,间接导致主角的一些布局也尬的一批,最终导致整本书的剧情弱智。
昭灵在评论区经常看到有很多读者留言表示网文而已,没有人会在一篇网文里较真,所以作者菌你也不比较真,看你的书只是图个乐呵而已。
说实在话,每每看到这些章说留言昭灵超级感动,也备受鼓舞,恐怕也没有几个作者不会因为能拥有如此宽容大度的读者暗自感到窃喜的,至少昭灵是了。
可读者的宽容大度并不是作者放纵的资本啊,恰恰相反更应该珍惜,而回报的方法,昭灵选择的是尽可能地去较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写出更合理更好看跟大家更喜欢的内容。
读者不在意不较真是宽容大度,作者也不在意不较真那是不负责任,最终必将失去这些可爱的读者,这些可爱的读者们往往都是默默地来默默的支持,也会默默的离去,能活跃书评区留个言什么的那是很给面子了。
而读者去留与否,最终取决的是作者的态度与责任问题。
关于这本书写的好不好,读者喜不喜欢,昭灵没资格评论,只有看这本书的读者最有发言权。
但昭灵确实用心认真的在写这本书,这一点自认为是做到了,例如一些涉及到蓝星科技员工激励方案的设计、企业控制权这些情节,昭灵自己没有做过企业、也不是很懂,所以不敢立刻就写,而是先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包括不仅限于“宝万之争”这类现实版的商战无间道大戏。
还花了一笔钱咨询专业人士详细了解,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股权结构在顶层设计与公司控制权的漏洞,而在小说里面就是主角一步一步在不同阶段去完善,开篇就是ab股,定下一个基本盘,到随着剧情的推动主角阶段性的逐步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等控制权问题。
在做足了这些前期准备功课之后,心里大致有底了才敲下一个个字,把情节写出来,其实放在整个篇幅来看也就那么几章内容而已。
写得好不好是一回事,但确实尽最大努力去做了,至于结果如何就是读者打分评价了。
其实昭灵想吐槽的是,写一部商业科技类的网文感觉自己要成为全能天才的节奏,不得不强迫自己去查阅各种资料,不然就会被喷成狗,例如:
写it领域向剧情,于是成了工程师;
写公司发展,于是成为了企业家;
写半导体ic设计,于是成了数学家;
写无线通信,这个应该也归数学家管,不管了就算数学家吧;
写生命科学、于是成了生物学家;
写纳米科技,于是成了材料学家;
写太空探索,引力时空相对论等乱七八糟,遇事不决量子力学,于是又成了物理学家……
等等等等……
╮(╯▽╰)╭开个玩笑,这里皮一下,其实想表达的意思也很简单,写商业科技文涉及的领域太多了,如果挑毛病,就算昭灵再怎么认真也总会有一些漏洞,而昭灵只是一个普通人,不可能写一个剧情就要去一个领域从业一阵子,如果有些地方有点瑕疵只要不是明显的漏洞希望大佬们稍加宽容,有漏洞也希望大家能够提醒一下,昭灵会回头去修正。
……
www.。m.